- IC型号
企业档案
- 相关证件: 
- 会员类型:普通会员
- 地址:深圳棕科云端大厦1B栋15楼
- 传真:400-698-8690
- E-mail:caohui@hxjt.wecom.work
华雄看世界第三期:美国芯片制造成本比中国台湾贵44%
发布时间: 2022/10/21 11:30:18 | 172 次阅读
美国近期通过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(CHIPS Act),试图将亚洲芯片制造角色转移至美国,根据美系外资出具zui新bao告指出,美国生产半导体成本远高于中国台湾,比起取代亚洲在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性,应思考如何避免供应链中断问题。
亚洲目前占quan球芯片制造75-80%,主要在中国台湾、南韩、中国大陆和日本。中国台湾主导先进技术,台积电在10 纳米以下制程中占quan球产量92%,另8% 为南韩三星。
随着美国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通过,可看出政府强烈希望促进国内芯片制造,以降低依赖亚洲。但美系外资认为,从亚洲转移至美国并非没成本,并预估美国先进逻辑晶圆厂的总成本(TCO)比中国台湾高出至少四成(44%),关键在于与非晶圆厂设备(non-WFE)成本差异,包括劳动力工资、建筑材料、土地购买、建造无尘室等基础设施费用。
美系外资所预估的 44% 总成本差异中,21 % 是资本支出,18%是 10 年运营成本,其余 5% 来自效率低。这意味着,以 5 纳米50 kwpm 产能为例,中国台湾资本支出约160 亿美元,美国类似的晶圆厂则超过220 亿美元。此外,台美建造晶圆厂40% 资本支出差异,有35% 是基础设施造成,其余5% 则是土地购买等其他费用。
台美资本支出的成本结构也不同,向中国台湾主要是设备占大部分(占 65%),基础设施占 30%;美国还要考虑到建筑材料、工人成本较高,所以资本支出细目将大幅超出中国台湾(占 46%)。
至于营运成本部分,同样以5 纳米50 kwpm 产能为例,美国总营运成本将比中国台湾高出38%。
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4 月在Podcast 节目访谈中提到,台积电在美国生产相同产品,成本比中国台湾高50%。同时,波士顿咨询公司(BCG)也发现,美国新厂的十年总成本(TCO)比中国台湾、南韩或新加坡高30%。
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出台激励措施,但关键问题是,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原本会流向其他地方的大型芯片工厂投资。芯片行业在资本支出方面是出了名的保守,这是因为zui先进的设备需要数百亿美元投资,单台机器的成本就超过1.5亿美元。
美系外资认为,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站在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的角度,应避免未来危机或供应链中断,而非取代亚洲在半导体供应链中的现有地位和重要性。若要避险,美国需要推出更多激励措施。
至于这项法案对半导体三雄的影响。美系外资认为,台积电在美投资没重大变化,该法案激励措施不足以让台积电在美国扩大产能,其对中国投资的限制也没有重大影响。
英特尔没改变其投资计画,也没有宣布任何新投资,但美系外资预估,该公司很可能从法案中获得更多资金,可改善现金流、提升市占率、扩大美国产能和缩小与竞争对手(台积电和AMD)间的差距。
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的补贴金额可能无法为三星在美国积极扩张提供足够动力,因为在美国生产成本较高,加上三星持续专注于在南韩投资晶圆代工,但留有在美国投资的空间,以避免任何潜在的地缘政治风险。
亚洲目前占quan球芯片制造75-80%,主要在中国台湾、南韩、中国大陆和日本。中国台湾主导先进技术,台积电在10 纳米以下制程中占quan球产量92%,另8% 为南韩三星。
随着美国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通过,可看出政府强烈希望促进国内芯片制造,以降低依赖亚洲。但美系外资认为,从亚洲转移至美国并非没成本,并预估美国先进逻辑晶圆厂的总成本(TCO)比中国台湾高出至少四成(44%),关键在于与非晶圆厂设备(non-WFE)成本差异,包括劳动力工资、建筑材料、土地购买、建造无尘室等基础设施费用。
美系外资所预估的 44% 总成本差异中,21 % 是资本支出,18%是 10 年运营成本,其余 5% 来自效率低。这意味着,以 5 纳米50 kwpm 产能为例,中国台湾资本支出约160 亿美元,美国类似的晶圆厂则超过220 亿美元。此外,台美建造晶圆厂40% 资本支出差异,有35% 是基础设施造成,其余5% 则是土地购买等其他费用。
台美资本支出的成本结构也不同,向中国台湾主要是设备占大部分(占 65%),基础设施占 30%;美国还要考虑到建筑材料、工人成本较高,所以资本支出细目将大幅超出中国台湾(占 46%)。
至于营运成本部分,同样以5 纳米50 kwpm 产能为例,美国总营运成本将比中国台湾高出38%。
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4 月在Podcast 节目访谈中提到,台积电在美国生产相同产品,成本比中国台湾高50%。同时,波士顿咨询公司(BCG)也发现,美国新厂的十年总成本(TCO)比中国台湾、南韩或新加坡高30%。
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出台激励措施,但关键问题是,美国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原本会流向其他地方的大型芯片工厂投资。芯片行业在资本支出方面是出了名的保守,这是因为zui先进的设备需要数百亿美元投资,单台机器的成本就超过1.5亿美元。
美系外资认为,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站在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的角度,应避免未来危机或供应链中断,而非取代亚洲在半导体供应链中的现有地位和重要性。若要避险,美国需要推出更多激励措施。
至于这项法案对半导体三雄的影响。美系外资认为,台积电在美投资没重大变化,该法案激励措施不足以让台积电在美国扩大产能,其对中国投资的限制也没有重大影响。
英特尔没改变其投资计画,也没有宣布任何新投资,但美系外资预估,该公司很可能从法案中获得更多资金,可改善现金流、提升市占率、扩大美国产能和缩小与竞争对手(台积电和AMD)间的差距。
《芯片与科学法案》的补贴金额可能无法为三星在美国积极扩张提供足够动力,因为在美国生产成本较高,加上三星持续专注于在南韩投资晶圆代工,但留有在美国投资的空间,以避免任何潜在的地缘政治风险。